進階篩選
-
-
-
詮智網通股份有限公司
5G智慧垂直應用服務確保平台: 5G時代傳統電信產業已無法依循舊有行動寬頻上網模式獲利,須開拓新的商業模式,並挖掘5G垂直應用潛在商機。另一方面,其他產業也期待5G垂直應用帶來營運效率與效益提升,強化自身競爭力,創造新商業模式。然而,電信產業與垂直應用產業相互陌生,缺乏對方的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造就5G專網在評估、布建、維運、優化上具有許多整合及實作上的困難。本計畫以一套可驗證5G專網設備及垂直應用的服務確保平台為主力產品,並衍生新創公司,協助客戶快速導入5G垂直應用,提供設備評估、網路布建、應用導入、網路維運,以及營運優化的客製化整體解決方案,填補電信產業與垂直應用產業之間的鴻溝、提供產業導入5G垂直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5G垂直應用全方位服務確保平台解決的痛點包含(1)協助專網企業用戶快速導入5G垂直應用,提升營運效率與效益,強化競爭力、(2)提供5G專網客製化維運與優化技術,協助電信營運商轉型為專網營運商,提高營收,擺脫笨水管的困境、(3)提供5G專網軟體解決方案,與國內5G專網設備製造商搭配,建構完整5G垂直應用專網解決方案,角逐國際高端市場等。
-
-
-
AAAI Technologies, Inc.
人工智慧深度壓縮工具鏈: 為加強 AI 邊緣硬體的算力並降低其耗電,本工具鏈將原始的浮點數 AI 推理模型,經過120倍壓縮,給出失真度小於 1% 之邊緣模型。我們同時提供開源圖形媒體資料庫及全自動標記工具,請至 https://www.aicreda.com/ 免費申請及使用.
-
-
-
先進工具機研究中心
加工過程之刀具磨耗監測技術: 本團隊所開發之刀具磨耗監測技術,是專門針對大批量加工之工況進行刀具是否產生破損、崩刀等異常情況,以及預估刀具剩餘壽命等分析。透過安裝於工具機上之三軸加速規量測振動訊號數據,本技術可繪製管制圖以判斷當下之刀具切削振動量是否產生超越安全範圍,一旦其超越安全範圍,即認定此時刀具加工狀態異常,使用者可依此即時進行更換,避免損壞之刀具繼續進行加工,造成工件品質低落、成本損失等問題。另外,本技術亦可讓使用者針對不同工況建立模型以預測刀具之剩餘使用壽命,不僅可讓使用者得知當前刀具之健康狀態,亦提供給使用者刀具壽命終止時間之參考並藉此排定更換刀具之時間。
-
-
-
高效能量子密鑰分發系統
國立清華大學前瞻量子科技研究中心研究量子密鑰分發技術,利用單光子的量子態傳遞和測量產生並分發安全密鑰,讓使用者可進行完全保密的加密通訊。此計畫利用自行開發的微型化單光子光源,並配合差分移相量子密鑰分發協議及單光子波包整形技術,成功以校園網路光纖實現台灣首次的戶外高效能量子密鑰分發及簡易量子通訊。這項技術有助於發展商用或軍用的絕對安全通訊網路。目前常使用於量子密鑰分發的光子量子態因受限於製備效率和光子的相干時間,密鑰產生效率與100%有相當大的差距。此計畫利用自行開發的微型化單光子光源延長光子的相干時間,並搭配計畫團隊研究多年的單光子波包整形技術,把一個光子均勻的散佈在三個相位差可調的脈衝內,實現了目前密鑰產生效率最高 (90%) 的差分移相量子密鑰分發協議。
-
-
-
透視大腦技術:全腦光學刺激成像與神經迴路建模
國立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結合自行架設之精準神經激發系統,以及具有毫秒解析度觀察神經動態行為的影像系統,發展獲取大體積腦組織中的神經迴路上下游的連結編碼方式,並以此資料建立精確的神經網路計算模型。計畫團隊已在果蠅後級視覺系統上驗證此技術,並將應用於其它如老鼠之較大型物種上。此技術預期可大幅增進對大腦複雜運作原理之理解。此計畫發展出世界上第一個可在小動物活體腦中以毫秒解析度觀察三度空間神經動態行為的「高速體積成像系統」,並擴充自製光學神經激發系統,做到「全光學生理」觀察,成功解析果蠅腦中的視覺神經迴路上下游的神經連結與編碼模式,並以此資料建立高精確度之大腦計算模型,用以解析大腦之運作原理。
-
-
-
-
中研院詞庫小組
Textual Advertisement Generator: Given any limited specifics of any product, AI Advertisement Producer can automatically generate tons of top-quality descriptions and advertisements for the product in just one second. And not just one copy is produced. With deep learning an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learned from millions of existing samples, our AI model can produce various styles of advertisements at the same time for users to select. It will be a big helper or a virtual brainstorming partner for any brands or advertisers to create their advertisements.
-
-
-
碳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1.2 kV 超接面垂直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 於2020年中產出國內首創1.2 kV 超接面垂直型金氧半場效電晶體,閘極電壓3.5 V,飽和電流值為12 A,導通電阻為8 mΩ*cm2
-
-
-
中原大學智慧製造中心
CPS系統的Web介面: 許多工廠雖然已經導入MES 及排程系統,但未以CPS 架構整合,往往資訊上的傳遞不夠透明化與自動化,且難以確保資訊之關聯性與連續性,影響整個生產過程的掌控度,與現場資訊的即時性;本研究所整合的CPS 架構使專案取得機台最佳派工與最短交期,加上DDS 串接實時接收現場資訊,以平台化呈現,能即時了解現場資訊。我們建構一先進塑膠成型製造服務平台,結合CPS與雲端架構,以塑膠射出成型生命週期為基礎,整合異質設備與系統,對生產製造過程實時交互、快速迭代與動態優化。
-
-
-
AI農情調查之UAV群眾協作平台
AI農情調查之UAV群眾協作平台後台支援自動鑲嵌建模,更具備四項突破技術:(1)巨量影像格化技術;(2)平行運算技術;(3)任務規格標準化;(4)UAV任務媒合。致力於打造空中UBER協作服務,未來能應用於農作物分佈調查、大範圍災情調查、農業保險、農地違法使用調查與休耕補助調查等面向。
-
-
-
陽明交通大學 電腦視覺研發中心
Smart Drones之AI平台開發 ─ 智慧飛行控制: 由於四軸旋翼無人機(Drone)具有高度的機動性,近年來已經被用來開發各種創新 的服務與應用情境。本計畫主要目標在於解決當脫離人眼視野或是無線通訊距離時,無人機只能盲飛而有極大的安全疑慮的問題,而所提出的主要解決方法包括:一、發展強健的「無人機人工智能飛行控制系統」,使無人機可以根據第一手(機上)的即時資訊來輔助或自主操控無人機,而避免因為訊號傳遞延遲、感測器不夠與操作者經驗不足等因素,使操縱者判斷不及或誤判而造成的飛機失控操作;二、開發「高效能的電腦視覺感測系統」,以提供正確而且充份的環境訊息來輔助飛行控制;三、開發的「高階無人機飛行模擬器」,以供操縱者從事比實體無人機更經濟且有效的進行長時間的擬真飛行模擬訓練,並藉著收集大量的資料,開發出各式無人機應用服務情境下之最佳人工(manual)/自主(AI)操作方式。 因此,本計畫將分為「智慧感測」、「智慧控制」與「智慧模擬」等三大子項目,建立一套開放的無人機人工智慧自動操控平台-OpenDrone人工智慧平台,以提供無人機業者及玩家高彈性、低門檻的開發環境,以建構更多基於無人機的創新應用與服務
-
-
-
《AI智慧科技 漁夫養殖升級》-張忠誠教授團隊
台灣曾經是世界草蝦王國,隨著時代變遷,技術日益更新,AI智慧化養殖是台灣農漁業的新里程碑,以全球產業面向來看,因海洋資源逐年耗竭,養殖漁業提供給人類食用的數量已經超越捕撈漁業,且不斷持續成長,現在台灣的養殖漁業也面臨到同樣的困境,舉凡環境汙染、魚病感染及氣候變遷等挑戰,期望能藉由科技來為台灣養殖漁業的永續發展開創嶄新的道路。
-
-
-
《智慧新科技,養蝦有頭緒》-鄺獻榮教授
昔日的全球養蝦王國,產量及技術曾經領先全世界,身為小面積的台灣,更在全球掀起一陣浪潮,但養蝦池經過幾年的使用後,水質及底質環境逐漸優養化,造成產量大幅度減少。近年來,各方專家開始將科技帶入,試圖改善養殖環境,雖然隔著一層水,讓技術運用上難度更高,但是隨著科技不斷增進與創新,專家們要讓養蝦人不再擔心受怕
-
-
-
智慧半導體奈米系統技術研究中心
銅銅接合之可靠度研究: 為了瞭解Cu-Cu直接接合的可靠度,我們採用奈米雙晶銅(nt-Cu)電鍍方法製備用於Cu-Cu直接接合的nt-Cu微凸塊。 圖(a)是接合後的晶片外觀。底部填充膠(UF)被用於保護銅微凸塊。 銅微凸塊的橫截面SEM圖像如圖(b)所示。 一些晶片進行了可靠性測試,包括溫度循環測試(TCT)和電遷移(EM)測試。 為了進一步研究失效機制,我們進行了有限元分析(FEA)以了解可靠度測試過程中的應力和電流分佈。 該研究讓有機介電異質接合的 Cu-Cu 接點可靠度有基本的了解。
-